這期感恩米插秧延到2月底是因為想避開冷天氣,若以水稻在台東生長的氣候環境,我覺得應是3月底4月初最合適,但因為東部整年是二期作所以一般一期都會在1月到2月中插秧,才不會影響二期的插秧時間延後。這幾天明顯的春天氣候很適合現在種稻,第七年的感恩米歷程正式開始,也感恩一切因緣促成,種下去才要忙碌一個月的開始。

感恩米自家採種第十二代的秧苗插秧了104.2.27 082.JPG  

前年起感恩米田實行一塊地一年只種一次水稻,以減少福壽螺的數量,也可以讓土地回復養分。今年插秧後的感恩米田福壽螺就少很多,也可減少撿福壽螺與補秧的勞動,另外就是一年一作的土地在無農藥與無肥料下土地是較肥沃的,這兩年來一分地產量約是可以維持4包稻穀,然而以往的一年二作水稻出現過不到2包稻榖的狀況。

一般慣行轉作無農藥與無肥料的自然農法水稻,開始的第二年都是很慘的,因為田裡都是死的,哪要幾年才能恢復土壤的生命,真是不知道,當然農夫種植得方式會影響土讓恢復健康的時間,因此若想種植自然農法的水田,因以長期休耕或新開墾的農地較合適。

這是感恩米一年一作無農藥無肥料的水田,田裡很少福壽螺,這地是第3年轉作自然農法的國家承租農地。

104.2.27 084.JPG

感恩米最重要的直播實驗田,三葉草的生長已近4個月了,形成了與一切草共生的狀況,整個三葉草的數量不到三分之一,因此還不能進行黏土丸子的直播,實驗田的土壤明顯變鬆軟,生命現象豐富,三葉草也吸引蜜蜂,蜘蛛、蜻蜓整田蠻美的,為了讓三葉草能生長茂盛,必須常常割草使其再生,希望能在7月時能作黏土丸子的直播水稻。

感恩米田的三葉草種快3個半月,年後開出美麗的第一朵花,真是漂亮。

104.2.27 036.jpg

感恩米實驗田的小麥與三葉草是同時播種的,去年的小麥都讓小鳥吃光光,今年也不例外,當然種植小麥目前不是重點,而是為了種植直播水稻的相互作物,但將來是可以互利的,小麥依然長的很好與三葉草搭配更是驚艷 ,如果能再配合水稻那就是自然完美的傑作。

三葉草襯底、小麥生長其上,紫花霍香薊點綴艷麗,蜜蜂各種生命共榮其間,這是自然農法的精隨。

104.2.27 094.JPG  

 小麥還未熟就已是小鳥們的大餐

104.2.27 086.JPG  

種植三葉草也不是一下子就能佔滿田,也許還要一些時日來改變田間的草相,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水稻直播。

104.2.27 09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