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可以是一門藝術,但這些年的耕作經驗與觀察讓我深深感覺,現今的主流農業發展是越往人類的科技與自然脫離栽種的方向進行,現今已非是以往的品種改良而已,而是要全然的取代大自然的要素來種植人們要吃的農作物,現今的很多大學都在發展生技科系,朝向完全不需要大自然的環境下種植蔬菜,這些研究學府發大錢建造設備與企業建教合作,他們都認為這是有潛力的學系,將來也是有利可圖的技術,當然若有一天大自然被破壞殆盡,這樣的技術將可以在室內,地下、天空來種植農產品。到時農夫卻要向廠商買他們發明的液態肥,led的照明設備,水源循環系統,溫控設施,建構網室,像水泥包的營養土,專利發明的農藥也許稱改良劑較好聽等等,那真是一大商機。

整理田埂完的感恩米田

021.JPG    

現今已在大自然下種植的一般農產品,看起來好像產量高、美觀、肥碩,便宜但這樣的成果是用多少傷害土地環境與生態換來的,當然人們漸漸厭惡農藥與化肥的危害,哪就改個名目叫有機種植會好一點,廠商很聰明哪就發展有機肥賣的比一般肥料價高利潤更好,但我們卻不知那有機肥是否又是變相的科技產物,市面上的水田有機用苦茶粕可以殺死福壽螺與水田微生物,廠商是有加放肥料進去的。

田間的管理,商人也很幫忙,水田中耕除草機與各種農機設備等等一應具全,看起來農夫可以越來越輕鬆,但事實證明農民更辛苦,田間管理是輕鬆了,但耕種面積要大十甲以上,農民收入很多都花在農藥與肥料上,農機具都是不便宜很多都要貸款來買,商人才是大贏家。農民這邊辛勞的用廠商發明的農肥料來種植作物,賺來的錢再拿給廠商與糧商,用這些農肥料種的農產卻沒有價值,讓糧商喊價,田地都是農藥肥料的殘留,田裡的生命都消逝或破壞殆盡,除草劑的生態傷害更大,水源的汙染波及人的飲用水與水生溪流的所有生命。農產品的微量元素幾乎沒有,只有植物的三要素,且完全是依賴農藥與肥料轉換而來,幾十年來人們傷害大自然的農耕方式,反映在人類的身上,田地裡生病,人是不會健康的。

我們的農業方向居然還往,以若有一天大自然被破壞殆盡,農業技術將可以在室內,地下、天空來種植農產品,到時農夫卻要向廠商買他們發明的液態肥,led的照明設備,水源循環系統,溫控設施,建構網室,像水泥包的營養土,專利發明的農藥也許稱改良劑較好聽等等。眼光真是已看到未來了,其實真的到哪時,人也不需要食物了,因為算算成本有多高,這樣的農作物能養活多少人。

感恩米60到70公分高,下週會開放這期台東 鹿野 感恩米的預購

007.JPG  

我曾在一所大學提問為何不研究自然農法,研究自然農法是朝向無農藥、無肥料、運用大自然本身的力量來種植農作物,其中是:主要農民的支出都慢慢歸還給大自然,讓生態平衡自然不用農藥,讓田間採用相輔相成的綠肥植物與農作物互生循環,就可以不用肥料,這是大自然肥沃土讓的實像,也是大自然一年四季變化植披轉變,肥沃土地的方式,我們需要觀察自然的運作,人們去山裡就可發現這樣的自然肥沃的土質。

當有辦法研究出這樣的自然農法時,農機具自然大大的減少〈施肥機、噴藥車等等〉,農民可以不需要支出或是很少的支出就能種出自然的農產,這是雙贏的自然農法且是多贏的自然農法,但這可能無利可圖。這也是自然農法的困境,利益團體、農藥肥料行將視你為敵,農業機械廠商將會抵制,農政單位將不敢推廣,因為無利可圖。然而這個天地大自然養育一切眾生的方式,從來是無我無私,不求回報。但我們人類做不到,因此人們的心靈一定要體認到我們與大自然的息息相關連結。

大學裡若能設立自然農法的科系,不需要花費現今發展生技農業龐大的資金,也許十分之一都不用,但卻沒有人願意試試看,也許大家都還是覺得農業就交給農校去實行就好,也許人們覺得自然農法不值的進入大學或研究機構,然而大自然的農法將是一本無字天書,是人們的頭腦看不懂也不了解奧秘,老子一生道法自然,多少智者,依自然而生息,這是生命的體會與自然結合的藝術。

自然農法種值的感恩米田

008.JPG  

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的木村秋則,種植自然農法的蘋果,花了十幾年,歷經無數次的失敗卻扔然堅持不用農藥與肥料,與大自然共生共存,木村秋則的生計與生活的壓迫,堅忍不拔的毅力,他成功了,自然回報給她的健康的食物,無汙然的田區,生態完整的環境。福岡正信的水稻也一樣用了30年的時間證實不用農藥與肥料是可以種植成功的,但甚麼沒有推廣開來,還是一句老話,若大家都用自然農法,很多廠商無利可圖。

自然農法的研究可以不需要如此辛苦,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政府或學府或團體若願意不以利益為前提,願意提供資源或成立學系,用無我無私的為大自然為人類的食安,為大自然的環境,為一切田間生態的眾生找出一條共生的農法那將是照福萬代,功德無量的恩澤。人因該要屏除私利,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現今的台灣有一些種植自然農法的農夫,真是難能可貴,很多人都說種不是問題,行銷才是問題,哪要看你是用甚麼農作方式在種,若據我所知真正是自然農法的農夫,種才是問題,賣不是問題,因為產量還是太少了,然而這條路能堅持下去能有多少農夫,他們是不是也要經歷木村秋則或福岡正信的過程,在這裡只是希望個人的努力過程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其中的滋味難以形容。有很多心有大志的年輕人,想務農但卻缺乏種種的資源,四處奔波卻無能圓其夢想,在這提出只希望大家能重視這樣的趨勢,大學或研究團體若能成立自然農法學系與種子自主留種的科系,讓一些年輕人無後顧之憂地研究與發展,會是自然農法的希望,也會加快農業的革命。

無農藥、無肥料感恩米田

00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