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採種第四代、自家田間育苗、無農藥無肥料的感恩米秧苗插秧了,這期感恩米秧苗1月4日灑種,2月24日開時插秧,育苗時間50幾天,相當漫長,雖然慢但秧苗都很健康,每株都4葉左右,這次人工插秧,參與的人數近20人,是感恩米人工插秧最多人的一次,整個氣氛非常愉快喜悅,也都進行非常順利。當大家心情愉快、唱歌聊天的插秧,工作效率就高,我們還提早收工。這期感恩米插秧,非常謝謝一切參與的人員,感恩

無農藥無肥料延續4代感恩米秧苗,對這塊土地的記憶,展現強韌生命力代代相傳,已成為獨一無二的感恩米種子
裝秧苗的竹籃,這些都是古董,每個都有幾十年的記憶,如今再度上場亮相,依舊耀眼。在現今一切機器化的時代,也許可以讓我們反思,快速、效率、產量、省工的機器,讓我們賺錢,卻讓我們失去了情感,失去了快樂,失去在田間的笑聲,失去了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央苗的覺受連結。

當看著10幾位60幾歲插秧的阿嬤,快樂的談笑工作,我才發現我們為了賺多一點錢大量的使用機器,卻失去了珍貴的務農的快樂。當我們不為甚麼來工作,喜悅自自然然會產生。用享受的心情才是生命體驗的精隨。

鹿野村人工插秧有1.5甲地分成3塊田,每塊約5分地,是相當大的面積,秧苗也預了3排每排30公尺,這樣的苗數量剛好插1.5甲地,在現代還能用人工插秧這樣大的面積,真是很不容易。很多農友常笑我這樣的耕作方式,但我知道我在做甚麼,要甚麼,每一位來感恩米田插秧過的阿嬤他們的心理都清楚,現今稻農的生活沒有比他們以前更好 ,反而沒有以前知足常樂的快樂,很多田間的快樂與動植物玩耍的記憶,現今都被農藥、肥料破壞的不敢來接近土地,我們真的該好好想想,當感恩米田裡的笑聲再次回蕩田間,我們好像又記起小孩時的笑聲。

插秧當田天氣好轉,風和日麗很適合人工插秧,感謝一切因緣聚足


清晨溫暖的陽光,灑下在人與稻與土地之間,那美只能心靈體會,那美會喚醒每個人內在的良知良能,大家會彼此關懷,彼此協助,心中的愛會無形的展現在每個行動中,如此那一舉一動都會充滿美與覺知,這時才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是愛的化身。

這兩位是我認識瑞源村的阿姨,我尊敬的長輩,謝謝他們

瑞源村加永安村共18位長輩,在感恩米田裡插秧,這場面真是感動,我每次都是負責照顧他們的能量供應者,總希望給他們最好的,總希望他們是開心快樂的工作,總希望他們都要小心,多休息,在我心理他們都像是我的親人一般。而他們總是開心的對我說老闆好好歐,真是慚愧,我卻說我替購買感恩米的朋友謝謝你們的付出,讓我欣慰的是我的茶水點心供應,他們都滿意,感謝你們

難得的照片以下3張都是珍貴的倩影


每位都是插秧好手,每行秧苗都是感情的創作,感恩米秧苗在大家同心協力下,在下午4點前就完成了,感恩米秧苗只插3到5株之間,因此看起來比較稀疏,但秧苗高約15公分與一般秧苗算是比較大株,秧苗大株比較好人工插秧。
訂購剛出爐的起酥麵包當點心,大家吃的稱讚。



一份紅包代表我與消費者的一片心意,台東縣鹿野鄉的一個小鄉鎮,百分之九十是務農維生的鄉民,每一個紅包我雙手俸上,加上鞠躬道謝,我沒有甚麼能耐,一切都是大家的協助,因此我心懷感恩柔軟與謙卑更大家一起種植感恩米田,每一次插秧的因緣都不同,但都應該珍惜與感恩,看大家開心的笑容,一切就都值得了。

記得剛搬家來鹿野時,真的除了務農之外,很難找的到其他的工作,為了想多一分收入與體驗公務員的生活,就參加了政府辦的擴大就業零時工,一天工資800元,那時才發現鹿野鄉有非常多人都沒有固定的工作,都是做各種臨時工維生,尤其是原住民沒有工作做,去年感恩米插秧的阿姨中就有人是從長濱鄉大老遠來工作,借住親戚家,聽他說他們到處去做臨時工。

想想我們如果甚麼都用機器取代了人工,貧富會平衡嗎,有插秧機設備的一個人幫人家機器代工插秧,賺去了20個人的工作機會,這跟現在的工商企業一樣,如何能取得平衡就值地我們來思考。

我想購買感恩米的朋友,也許您不知道你們買感恩米的錢,也間接的多出一份工作,讓這些幫忙感恩米插秧的朋友多一份收入,因此我才會以較高的工資請他們來幫忙,兩年多來在感恩米田插秧所累積的人氣能量,讓感恩米在鹿野鄉幾乎人人知道,帶著所有人的祝福,與田裡動植物的生態的蓬勃發展,我相信感恩米會越種越好 再次的謝謝大家    感恩

最開心的過年紅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