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跟農作有甚麼關係,農作是你內在心靈的反映,其實你做的任何事都是你心靈的反映,只是這做出來的每件事的品質卻有很大的差別,如繪畫、如音樂、如文學、建築等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有不一樣的差別,我們生活的物質世界,到處都可看到這層級不同的事物,然而這與內在心靈有何關聯,難道內在心靈也有差別,還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與心靈連結來做事


沒有一個人是比別人差的,沒有一個人是不能成功的,沒有一個人是天生醜的,沒有一個人是沒有能力的,也沒有一個人是不完美的,除非你是這樣看待你自己,否則沒有任何人能界定你的能力到哪哩,哪為何這社會有那麼多的人認為自己這裡不足、那裡不夠、好像你生命中都有一些欠缺或不完美,需要你去努力與克服,需要你去爭取才能生活的好一點。

也或許你認為別人有天份,你沒有。也或許你認為別人比較努力,你沒有。也或許你認為別人有聰明,你沒有,你好像欠卻很多別人有的而你沒有。就因為你這樣認為,所以你是你今天這個樣子,原因就在你如何去定義你自己與定義每件事。我想說的是,你甚麼都有。你是完美的存在、你是富有的,你甚至擁有到,能創造出讓自己甚麼都沒有。只是你不知道你有,你遺忘你與內在心靈連結的無窮的力量。



我們從小被訓練要用頭腦的思維、邏輯、分析、找資料,來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或創作,因為這樣安全。也因此大多數的人都被訓練成從過去中複製一切,來日常生活或創作,所以生活就了無新意,毫無新鮮,毫無活力,反正照這樣生活日復一日,毫無喜悅可言,但卻安全。我們都被訓練成用頭腦心智的來反映生活了,這就是我們目前大多數人的現狀,毫無快樂可言,這也是遮障我們與內在心靈連結的簾幕。,頭腦的思維、邏輯、分析、找資料並非完全沒有用處,但要活用,重要的是能回來時時刻刻與內在心靈連結在一起。

有些藝術家、音樂家、或有生命創作能力的人,往往在他們擅長的領域中能與內在心靈連結,而創造出讓人感動與展現生命力的作品,但哪也只是在他擅長的領域中,才有這內在的心靈連結的喜悅與滿足,當他離開這創作的空間,回到日常生活就又落入一般人的生活氛圍中、煩心、生氣、不安、焦慮等等圍繞著他,所以他喜歡常常待在他創作了領域裡。


這些現象也發生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釣魚、運動、閱讀、聽音樂、登山等等,我們迷戀這些活動,是因為這些活動中,讓我們能短暫的與內在心靈連結,那分連結的喜悅、舒適、平安,創造力一直吸引著你,為甚麼吸引你,因為那是你遺忘的本來面目,否則你不會一直想重覆哪個活動,你的內心其實是一直在找,找那平安、喜悅、與創造力。

可見那內在的心靈連結的喜悅是如此的吸引每個人,我們大多數的人幾乎都失去了,這我們本有的平安與喜悅,只有在短暫的時刻經驗到他,當下就是連結生命的入口,而不是在頭腦的思維中或想像中,開發我們的覺性,才能親自證明,你才會相信。不要只是信仰,而是要能體證,否則這些文字只是變成頭腦的概念罷了。

開發我們的覺性,要從覺察自己的身體的生命力開始,身體是一直在脈動的,你可以覺知道嗎?你每個動作身體都有不同的變化,你去注意過嗎?身體疲累,酸痛漲麻你有陪伴他們嗎?這些身體的變化都是生命連結的訊息,都可以增加我們覺知的細膩度,我們都忽略他了,身體是你開發覺性最好的場域,所以我非常感恩身體的眾生,無時無刻都在提醒我與身體連結的重要,身體也是你的覺性下錨的中心,不管做任何事,都不能離開這中心的覺知。


但你也不能只固在身體的覺知〈變成身定〉,當身體的覺知穩定時,就必須擴大覺知範圍,這範圍可大可小,要能收放自如,如此慢慢依著心量的擴展,覺知範圍的延伸,你將會越]來越喜悅,心中越來越安定與輕柔明覺、因為你與生命連結的穩定度越密集,如此你將會身心放鬆,讓一切外面的動靜進入你的覺知範圍,喜悅會自你的內在湧出,整個生命力會融入你的身心,創造力會源源不絕。


那內在的心靈連結的平安、喜悅、創造力是可以在每一個當下獲得的,所有偉人的創作,每個人也都可以做到,你也可以無時無刻活在這內在心靈的喜悅中,你可以在做任何一件事中產生與內在連結的喜悅,與創造出自己獨特的作品,你只須帶著敏銳覺察,融入你的一舉一動中,融入你做的事情中,你的創造力將自你的內在產生,你的喜悅將從你的內心流露,那麼你就會發現我所說的一切,而找回自己的無窮力量。

每天無時刻都帶著你全身的覺知,活在每一個當下,帶著全身的覺知思、言、行,與包容的心胸,你就能活在喜悅與滿足中創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