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二期感恩米育苗,是在感恩米一期收割送碾米廠的空檔完成,這100年二期的自家育苗,已是自家採種、無農藥、無肥料的第5代感恩米種子,雖然一期的產量稍有減少,但這些種子的種性轉變卻是很明顯的,以這二期育苗的感恩米秧苗來看,苗的植株根莖明顯變粗且較低矮,這樣的秧苗在田裡,幾乎福壽螺的傷害很小,即便葉片被吃掉,但其根莖粗壯,很快就會長出新葉,相對的育苗廠的秧苗就很脆弱,我都拿自己育的秧苗來補秧,效果就好很多。

這二期的育苗幾乎是我一個人完成,從整苗床、檢稻頭、壓石頭、挖水溝、抹平灑種等等,這樣的工作讓我飯量增加且感到身體越來越強壯與健康,只是真的很熱,喝水就很重要〈我差點就中暑〉。


感恩米的榖種挑選我都是水選而已,夏天水溫較高,榖種泡在流動的水裡3天即可,每天都要去翻動榖種的方向,讓其各角落有空間發芽平均,浸泡4天的第5代感恩米榖種,發芽了離水一晚,就可灑種在抹平的苗床,讓其生根長大,變成能插秧的秧苗。


灑好榖種的苗床,每期的榖種量我都慢慢的減少,現在一分地我約只灑4公斤的榖種即可,其實這樣的量灑在苗床已蠻密集的,這期我只灑在表面,沒有壓入土裡,看看發芽狀況如何?灑完榖種之後水溝裡我都保持有水的流動,但不高於苗床,夏天熱我每隔兩天會讓水淹上苗床,感恩米秧苗就是這樣沒有灑任何肥料與榖種消毒,經20幾天自己長大變成感恩米的人工插秧的秧苗。



這是我用現成的水管4英吋12呎長的水管作成的網架,水管一隻42元。水溝插入30公分長4英吋的鋼管,剛剛好可以與水管緊密的結合,鋼管也很便宜,一隻6米長的鋼管才140幾元,可裁成20隻。網子是買白網,網子的材質有很多,價錢差異很大,可自己選擇。

這次的架網很成功,秧苗沒有前幾期被破壞一些的現象,重點是這樣的方式很快就架好,又可重複使用,收起來又方便,且節省很多的時間〈少曬一點太陽〉,真是開心。〈以前我架竹子要花一天時間,還要補來補去〉


白網透光性好,這期感恩米秧苗長的很好,發芽的密度增加,莖部粗壯,插秧的阿禡都說這期的秧苗育的很好,葉片的顏色亮綠,20天都長到4葉了。100年感恩米二期預計在8月12日人工插秧。 每一期的人工插秧都是很不容易,都要具足很多的因緣才能完成,因為要找那麼多的人手真是不容易,我只是帶著覺察的身心,依著內在的聲音,到處去詢問有因緣的朋友,鹿野鄉有好幾個部落,除了請朋友幫忙,我也到每個部落去傳達訊息,希望能有足夠的人工,其實每期插秧只要是能來幫忙插秧的朋友,我都會用且不會計較做多久。因為我知道每個來到感恩米田朋友,都是一份禮物。



台東  鹿野  感恩米田     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