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忙到沒時間寫部落格,雖然忙但是很感恩。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這期的感恩米收割後不到1個月就全分享完了。

八月是今年第二期水稻的插秧期間,感恩米二期的種植方式,還是繼續分為兩大類。直播區與插秧區。

以下是插秧區自家育苗的實況

二期的感恩米插秧區,自家育苗在7月7日開始整理苗床,這是在自己田裡整理苗床的一景。


穀種是今年一期感恩米自家採種的第3代,也就是在這塊土地上延續種植3次,自家採種3次的意思,目的是要讓穀種越來越適應這塊土地。



義工幫忙抹平苗床。1‧8米寬,17公尺長分成三排。



抹平苗床的樣子。照片中的挖土機在整理今年另一塊新5分地的感恩米田,這地是與目前感恩米田的地主是同一人,能支持秀明自然農法的地主是很難得的,一般若不了解秀明農法的地主,會擔心,完全不施肥,那土地的養分會不夠,土地會變貧瘠。其實是不會的。

灑下剛發芽的穀種。



蓋上黑網,然後架高,防鳥來吃種子。


5天後,苗高約1‧5公分。





再來介紹直播區

感恩米直播區一連兩期都沒有收成,雖沒收成但都能採到野生自然種子,量不多但很珍貴,因為得來不易。

瑞源的7分直播地,連續2期沒有收成,加上我採不整地直播,田裡自然生態慢慢的豐富起來,但一般不了解的人,卻認為是雜草叢生,完全不像是水稻田,地主看不下去,轉租給一般貫行農法的農夫耕作,我也只好接受了。

這期間我請農會推廣股辦事員,幫我找地,辦事員說在瑞源若人生地不熟是很難租到水田的,因為台東縱谷的米很有名與暢銷,大家搶著租,根本沒有閒著的地,這就是花東縱谷難租到水田的原因。,也許是自然的因緣促成,農會推廣股辦事員在巧合的機緣下
幫我找到一塊6分地的水田,雖租金貴一些,但水源充沛,四周隔離帶很好,且能在這期就耕種,真是感謝。

直播區6分地分成5小塊,將嚐試不同的直播,直播是直接把種子灑在田裡〈不育苗〉,是最自然的方法

直播區的種子是感恩米直播種,不施肥、不施農藥、採種的第三代。

7月19日灑種,這是三天後的發芽狀況,約1公分高。
7天後感恩米種子約長到2公分



第8天月2‧5公分高,這兩天台東的雨下很大,田裡的草也都長出來的,一切都在觀察中,這期直播會如何我也不知道,活在當下看大自然的變化,自然沒有一定的結果,這就是務農的驚喜。


快晚上11點了,休息吧,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