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窗外的陽光穿透過綠色的稻葉,透亮的稻葉再映入水中的倒影,兩層次的遮掩,讓人徹底迷失在這花花世界。插秧後的小秧苗,經過幾個禮拜大自然的養育,漸漸發育成長,脆弱幾乎是萬物開始的特徵,匱乏更是萬物存在的定律,只要陽光、空氣、水的失調,植物就長不好或者枯萎、凋零、死亡,因此動植物都一樣都必須為了生存而爭奪食物,這在我們地球上見怪不怪,聽說非洲雨林在空中俯視時極為美麗與神聖,然而在那土地下面各種植物動物為了爭食,而互相廝殺慘烈,遮眼不敢去正視是人類的通病,也是心靈創造物質世界的起因。

感恩米的草絕不輸稻子,這幾周都是除草的期間。

DSCN1809.JPG

匱乏感表面上看起來是追求進步、發展、文明的動力,然而人們心中的匱乏感是來至心靈刻意隱瞞的秘密。小我說向外去找把!去追求吧!沒有就去創造、去發明來滿足內心的匱乏、空虛感與不足,然而在這世上生活夠久的人,都會發現這些追求外在物質的滿足都只是短暫的,而所追求來的又生怕他失去,因此慾望就不斷增加,內心的匱乏感越深重,只好不停的忙忙碌碌想用更多物質來填滿內在心靈的匱乏感,然而終究是徒勞無功,且正中小我的下懷,讓你迷失在這如夢似幻的世界過完一生,忘失了你本是純然圓滿的靈性生命。

感恩米的草已分不出草與稻的區隔

DSCN1811.JPG

心靈創造所有的物質來滿足人類的需求是有其背後目地。我們常常認為我們的匱乏感、空虛感、缺乏愛的感覺是來至於小的時候的經驗與經歷造成,然而那只是心靈營造出來的劇本,問題出在我們的心靈,我們的心靈有匱乏感,所以投射出匱乏的世界。一個原本圓滿的心靈又怎麼會產生匱乏感呢!不惜遺忘圓滿的心靈而認同小我成了一具身體,因為我們的心靈做了一場夢,而我們所有人都正在夢中,夢裡的一切只是反映出心靈所有相信的信念,因此修正我們心靈投射的夢境是於事無補的,應該療癒的是,我們心靈所相信的信念才是,也才能讓我們活的平安、自在、圓滿的本來自性。世界未發生之前心靈發生了什麼呢?心靈產生顛倒妄想,就是分裂。本是圓滿具足的靈性,忽然產生這一念妄想,這想像的推測跟延伸到無窮無盡,其中一條想法即是匱乏與奪取,圓滿的靈性若是能夠分裂、圓滿的靈性也等於不存在,心靈用想像,如果分裂是真的,那我豈不成的罪魁禍首,這樣的責任與罪過讓心靈產生恐懼感與不願面對現實,還有逃避責任的信念,逃避是這個世界創造的原因,心靈害怕被靈性懲罰,而投生為人,以逃避心靈自己妄想出來的上主的懲罰。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隱隱約約的我們都能感覺得到以上所說的不願意負責、逃避、恐懼、匱乏的種種感受。這些全部來自於心靈的妄想信念,因此我們若不了解與透視我們的心靈企圖,我們根本無從去改變他。

野鴨的覺性在在暗示我們的本質

DSCN1812.JPG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內在一定會生起種種的匱乏感,金錢的匱乏、愛的匱乏、安全感的匱乏等等。在我們頭腦思維上,一定會要我們向外去尋求滿足,然而在物質層次以及心靈的層次,我們更應該取得平衡,尤其是心靈層次我們幾乎都視而不察,因為心靈才是主要的原因,而且當我們心靈層次得到的療癒,我們並不會捨棄所有物質的需要,我們會更能夠看淡物質的滿足,而提升到心靈層次的滿足,因為心靈層次的滿足,你將會發現他超越一切物質需求的那種自在、圓滿、富足的感受。

感恩米的一景

DSCN1810.JPG

你本是圓滿無缺的,你只是相信的匱乏感,因此在心靈層次的療癒,必須正視那些妄念、妄想與及匱乏的感受,因為在心靈的層次我們已把匱乏當真,既然已經當真我們就不應該逃避而要去正視我們心中升起的匱乏感。心靈層次的療癒,是一種自己與自己覺察,是一種自己與自己陪伴,這種陪伴與覺察,就像把光明帶入黑暗,什麼都不用做只是覺察,黑暗自然會消失。這一種陪伴與覺察慢慢會帶來平安與寧靜,平安與寧靜若是持續的穩定,自然會生出超越我們頭腦思想的智慧,來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匱乏感的困境,然而只要是來自我們內在的智慧,都是以愛的慧見來待人,一體的思維來與人互動,這些智慧會讓你了無匱乏感,而且會讓你體會出萬物一體,施與受是同一回事的真理。

因此當我們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時時覺察我們自己的起心動念、還有情緒感受,不用急著要去解決或尋求外面的事情,而因該先覺察與陪伴,我們心靈的情緒感受與思維,讓心恢復平靜、平安,只要我們一直保持覺察與陪伴心靈,覺察的定力就會慢慢的加深,心靈一定會恢復寧靜與平安的,我們必須有耐心也必須願意騰出時間來陪伴我們自己,這必須常常的練習,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常常練習保持覺知與陪伴,那樣智慧才會開發出來。這種智慧與平安的寧靜是求之不可得,因為那是你的本來面目。只要在這種品質下,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散發出一體的大愛品質,與帶給人寧靜平安的感受,匱乏感在這種行為品質下是不可能存在的,所取代的卻是富足的美妙感受。物質的需求需要有寧靜與富足的心靈來展現,心靈只要療癒自然會投射出圓滿的需要所需,萬事萬物自然是會生活在一種平衡、和諧、圓滿的境界。

我們應該學習讓心靈平靜再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來讓心靈平靜。

DSCN180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