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完的第一週濕濕冷冷的,現行的耕地、育苗、插秧的農作方式,區分為慣行、有機、自然的農法,當然這當中還有一些微細差異的作法。這三種農法都是採用耕地、育苗、插秧的方式,差別只在農藥與肥料的限制與使用的不同,有機、自然農法是不用農藥。肥料的區別是化肥與有機肥的不同,然而這些也都是人為加工,工廠生產的產品,當然還有些科技發展的液態肥,或自行研發的堆肥,種種淋郎滿目自,有機稻田有苦茶粕能防治福壽螺,自然農法就甚麼都沒有了,無農藥、無肥料,無任何人為製造的肥料,然而現行自然農法卻沒有辦法突破耕地、育苗、插秧的農作方式,為甚麼要超越這樣的農作方式呢。

耕地、育苗、插秧的農作方式在慣行與有機農法都有其配套方式來種植,如農藥可以防治病蟲害,肥料可以讓產量提高,有機稻田有苦茶粕能防治福壽螺,農民只要配合可以是很輕鬆的種田,因此慣行、有機農法農民可以一人種植幾十甲,然而自然農法在耕地、育苗、插秧的農作方式中,卻是很辛苦的,以感恩米田來說,要自家育苗無農藥、無肥料,努力了還不一定能成功,慣行有機農法育苗都有配套買現成即可輕鬆又省事。

插秧完自然農法稻田的農夫,就要付出很大勞力,檢拾福壽螺與補秧,就要一個多月,夏天時跟不上秧苗生長的速度就要放棄補秧,任其變成空地,以我一個人能補秧的面積也約只有1甲地,過了補秧期再補也沒有效果了。然後由於沒有放抑草劑,田裡的草雖不多〈沒放肥料草不會太多〉但還是要進行除草,也要約1個月〈1甲地〉。接下來田挭沒有用除草劑牧草長的很快,自然田的草都長的特別茂盛,每期約要整鋰1到2次。到此時也約2個多月過去了,如果要種植面積大一點就要請幫手了,感恩米種植在有機區,相隔不遠的鄰田有一位稻農種植七甲的有機田,卻不用彎到腰蜓不起來,腳酸的變鐵腿,其差別真大,他常常說種植自然農法真是傻瓜。

秧雞每每會來拔秧,福壽螺會來吃秧苗,插秧完補秧是每天要做的工作。P2200012.JPG  

自然農法的生產稻米的資源是運用大自然的生態鏈,現行的方式一大破壞這生態循環的主因就是耕地,這也是幾年來感恩米的產量都不高的主因,也是自然農法常見的現象,耕地幾乎把大自然的養分截斷,然而在不施肥的情況下,自然產不出高產,並非大自然沒有養育自然米的力量,而是我們的耕地阻斷了自然的力量,但目前還沒有辦法試驗不耕地種植水稻成功的前提下,只能種植植物當肥料來種植自然米,期望有一天能有所突破。

大自然養分的培育需要時間恢復生態循環,所以若您是種植一些休耕地水田,會發現產量會較高,那是因為土地生態有自我恢復養分的能力,幾年沒種的地生命相豐富,自然養分就多,但只要耕地放水,這田種植幾期就會缺少養分、產量銳減的現象就會發生,這也是現在施肥的農法的主因,也是傳統農法在田裡施糞、尿、草葉的原因。

然而這真是土地變貧瘠了的主因嗎?還是我們沒有找對方法順應自然,反而背道而馳,也許真正的自然農法是很輕鬆自在的,一切都交給大自然去運作,人們只需配合自然的運作而行呢?凡事有無限的可能,山上的無人照顧土地能延年不斷的生長萬物,其肥沃的土地充滿各種微生物,不像我們施肥過的土壤,沒有任何的生命相,大家想想各種生命的微量元素是在自然田裡多,還是施肥的田裡多,不施肥自然農法的稻米,其微量元素是一般農法沒有的,這也是感恩米的獨特口感。

P2200009.JPG  

顧及生態與大自然的自然農法,確實需要找到一條永續的農作方式,否則自然農法只會是曇花一現的漣移,或變質的自然農法。感恩米這幾年一直不放棄試驗其他的農法。其目地原因的就是在這裡,現行的耕地、育苗、插秧的農作方式跟本不適用自然農法,若不試圖改變開創新的農作方式,在產量少與勞力付出都相對多的狀況下,自然農法水稻會後繼無力。

感恩米實驗田的小麥P219000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3055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